首页    有话明说    乡村振兴大略下的现代农业与合作经济
创建时间:2022-04-13 08:36

乡村振兴大略下的现代农业与合作经济

 

 

img1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关于乡村振兴的话题。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乡村振兴大略下的现代农业与合作经济。这个话题我们这些年谈的比较多,但今天我想系统把我们这些年的思考研究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1.       时代变了

 

img2

 

乡村振兴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事实上是大势所趋。当今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似乎一切都在变。下面我就从几个改变来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是时代变了,当然我们应该感谢这个变化的时代。这个时代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img3

 

首先,是科技的高速发展。这一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应该感受都很深刻。我举个例子:交通工具我们过去可能是坐飞机、开车,现在是高铁。包括我们今天以这种方式在这里学习,我坐在这里其实在家里,在我自己的书房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今天成为了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部分。这些都源于科技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给我们带来的这一切新奇。

 

第二个是格局转化。这种格局转换包含着国际格局的转换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这120多年事实上我们都是一直受欺压、被侵略、被宰割但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了40多年,现在这个格局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换。从1949年10月1日起,我们讲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是那个时候站起来了可能是精神站起来,而现在站起来了不仅仅是精神站起来物质上也站起来了。目前从整体的国家形式来看,我们在国际上的每一个层面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人现在也敢于在全世界,和这些先进、发达的国家亮剑,这是一个格局的转化。

 

第三个是全球泡沫。这也是当下所面临的一个现状,新冠肺炎以来,像美国、欧洲各个国家都在搞这个量化宽松,中国可能也存在一部分量化宽松。导致了全球的这样一个泡沫,很多东西都在涨价。包括我们整个行业,我们的原材料、豆、玉米、大麦都在涨价。这种涨价并不是说我们的需求大了,而是因为货币多了。大家都在买,当大家都在买的时候泡沫就自然产生了。

 

第四个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危机四伏。最近大家可以看到阿富汗发生的事件,在美国撤离阿富汗还没有撤离完的时候,塔利班在48个小时之内迅速占领了阿富汗。就像当年共产党和国民党打仗一样,可能几个小时就占领一座城塔利班也是在48个小时之内占领了阿富汗,带来了社会各种各样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动荡。同时,美国以及韩国、日本等等,这些国家都在中国的东海、南海演习,展示实力,都在和我们的台湾省发生更直接更密切的联系。所以说带来了很多的危机,不排除会擦枪走火的这样一种可能。以上是我们现在面对的世界四大不可忽视的变化。

 

img4

 

刚才讲的是世界,现在讲我们身处的中国。中国的过去就是一个物质的本能阶段,在我们小的时候,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饿,为什么饿?因为什么都缺。那个年代物质高度贫乏,但是物质恰恰又是人本能的需求。改革开放以后,让我们的物质带来了极大丰富。在物质极大丰富以后,你会发现中国人他在行为和礼仪方面,其实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就带来了我们行为的自觉。过去我们经常讲外国人或者说欧洲人多么的文明等等,包括不闯马路、闯红灯现在中国人的文明程度快速提升,这个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城市的高铁,每次乘坐高铁的人,特别一些大的站可以达到上万人,并没有多少人在维持秩序,而我们的秩序却显得井井有条这就是文明的一种表现,也就代表了在物质丰富以后,我们就自觉规范行为,走向文明

 

当然因为中国发展的太快,也会使有些人,特别是一些突然之间富起来的人,或者说一夜暴富的人又开始为所欲为,觉得一切都可以在操控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推进了很多制度来进行约束,其实这是对的。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个人的生命周期,一定会经历一个阶段叫青春期。现在我认为我们这个社会,也差不多进入了青春期。在青春期这个阶段,很多的时候需要约束,青春期的孩子,破坏力极强,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他很可能会干出破坏力极大、惊天动地的事情。在当下这个社会,通过不断的完善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这是必须的。

 

中华古代文明是最悠久的,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有四大古文明,中华文明是其中之一,过去有希腊文明两河文明、古罗马文明等等最终发现只有中华文明,是四五千年以来没有断过的,是绵延不绝的,比较完整的传承和保存下来的。我也一直在探讨或者在思考,最终到底是什么东西来统治这个世界?我认为统治这个世界靠的一定不是经济,也不是军事,它一定是文明。中国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再加上过去的文化底蕴,这些年我们厚积薄发,这也是中国现在所面对的四大要素或者说四个层面。

 

img5

 

再来看未来的中国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这也是我这些年思考的比较多的。因为过去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讲,都在大力发展城市,这也是对的。因为中国过去的城市太落后了,城市是很多东西的聚集地,应该发展。现在从国家的角度来讲,也已经意识到城市仅仅靠大是不够的所以现在大力发展智慧城市。中国有14亿多的人口,在14亿人口中间现在还将近有8亿是属农民。即使他人在城市,但是他的根还在农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未来的中国一定是往两端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另外一方面一定会大力发展乡村、发展美丽乡村。让城市变得越来越智慧,而不是越来越大;让乡村变得越来越美丽,但美丽乡村它不仅仅是基于本身的需求,它一定会成为智慧城市的三大后花园。第一是事业后花园、第二是亲情后花园、第三是灵魂后花园,这三大后花园的价值在哪里?我也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探讨过,我说城市过度发展以后,如果没有后花园,这就相当于打仗一样冲在前面没有后援,会感觉到很孤独,发展也会有天花板,也会遇到瓶颈。生活在城市里面,居家生活的总和就是民生。民生它需要通过什么来解决?通过哪里来解决?其实他应该通过美丽乡村来解决,柴米油盐酱醋茶均来自农村。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智慧城市解决国计的问题,美丽乡村解决民生的问题,让二者之间有机的融合起来。我相信这是大农业发展的未来。

 

三个后花园:第一个是事业后花园。美丽乡村通过种养结合,作为后花园为城市解决民生问题。第二个,亲情后花园中国人事实上是重视亲情的。以前都在揣度中国人什么宗教?有的人说中国人佛教我说其实中国人真正意义上是不教的,既不信基督教也不信天主教。讲信佛那是想有求于佛,并不是信。要真信佛,就出家做和尚去了。那中国人信什么?其实中国人信的是祖宗。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信奉祖宗,所以中国人一辈子都在干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为祖宗挣面子;第二件事情是为子孙做牛马。这一点反而是中国古文明或者文化能传承下来的核心原因,因为只有代代相传他才能传的下去,中国人古代最幸福的家庭其实是四世同堂。现在虽然很多人都在城市里面打拼,事实上还有一些亲戚可能会在农村。改革开放以后,亲情变得越来越淡,而这种淡并不是中国人从心底所需求的。中国人从内心来讲,他是希望亲情、渴望亲情。如果打造美丽乡村以后,其实是成为智慧城市的一个延续,可以成为亲情后花园。第三个是灵魂后花园。中国人自古以来强调叶落归根,所以现在很多大城市里面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年轻人走在街道上,都是匆匆忙忙,有的面无表情就好像一具行尸走肉,就像丢了灵魂,我相信这也不是我们期盼的未来。在智慧城市和美丽乡村融合发展之后,我们就会有三大后花园,我相信这是未来中国去追求的,也是现在国家政策推动的。

 

2.       消费变了

 

img6

 

我们再来看消费。消费变了,消费发生了哪些变化?消费的变化直接会影响到经营的变化因为消费端就是需求端。消费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消费的演变与消费升级有几个层面。第一个是叫老龄化趋势;第二个是阶层分级;第三个是逐代颠覆;第四个是厨房革命。

 

img7

 

首先来看老化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老龄化是回避不了的,中国从1953年到1972年,20年间增加的人口是2.89亿,所以老化社会是避免不了的。老化社会这些问题怎么解决?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随着人的营养水平提高和医疗水平提高,长寿变得不再奢侈了。过去讲六十一甲子,七十古来稀,现在70岁遍地都是,80多岁90多岁的人都很多。很多人都说60多岁退休,但是他面临的问题是:退休之后干什么?人如果干事,如果没有一定的爱好或者手头上没有一些事情去做,其实他会老的很快。所以当生命长起来必须让生活慢下来,如何来解决退休后的生活问题。所以退休以后就需要进入慢生活,慢生活就需要七味,七味呢?

 

img8

 

第一个叫品味。家里面有一块地,给自己种一点大葱大蒜,种一点西瓜、冬瓜、南瓜、黄瓜,像丝瓜,产量还特别高。一个夏天种两颗丝瓜,你隔壁邻居都用种瓜了,因为丝瓜的产量太高了。现在很多人请客和过去不一样,过去请别人吃饭可能比如说,我要请这个席会长吃饭,我说席会长今天我请你去五县级饭店吃饭,那是过去。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有可能说席会长今天我请你到我家去吃饭,我家里的菜都是我自己种的,我家里吃的鸡、鱼都是我们隔壁家庭农场自己养的。席会长一听反而感觉更好。为什么呢?像过去在五星级酒店吃的东西,其实并不好吃,只是说有身份而已,但是现在我们中国人变得越来越自信,变得越来越接近现实,所以我们就要吃一点好吃的东西,只要好吃那我们就去,所以这叫品味叫质感。

 

第二个就是口味。口味就涉及到区域性,现在很多不同的区域对食品的要求,特别是对肉食品的需求是完全不一致的。比如说现在金华有金华火腿,到了云南他就有宣威火腿,到了山东他就有德州扒鸡。这是不一样的。

 

第三个是有风味。民间制作各个地方的制作方式不一样,到了黄山就有臭鳜鱼,可能别的地方人根本就吃不习惯,但是到了黄山不吃臭鳜鱼好像就没有去过黄山。

 

第四个是美味,叫特色有机。现在很多的地方特产、有机茶叶、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等等。

 

第五个是趣味,叫儿时味道。就是我今天请你吃一些我们小的时候吃的东西,为什么现在还有人特别喜欢吃烤红薯,不就是我们小的时候吃的多嘛。

 

第六个叫禅味也称素食主义。现在有些人为了养生,不吃肉了,专门吃一些蔬菜、瓜果之类的。

 

第七个是药味,叫功能性食品。比如说有富硒的大米、富锌的苹果等等,属于功能性食品。所以这个七味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做。

 

这个七味会带来什么改变呢?我们一定要知道,中国人民以食为天,中国人首先要解决的是吃的问题,所以七味必将改变农业的产业结构。所以现在一些专家探讨,未来中国的农业到底是什么样子?未来的中国的农业和日本的农业是一样吗?和以色列的农业是一样吗?我说肯定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日本缺地,以色列缺水,而中国呢?其实现在表面上缺地其实是不缺地,要说中国缺水,中国其实也不缺水,中国只是部分地区缺水。中国今年郑州被大水淹了,就说明他还是不缺水的,所以一定会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会重塑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这是一个很大变化。

 

img9

 

第二来看阶层分级和消费分级。过去一般分成两个阶层,一个叫普通阶层,一个叫富裕阶层。现在富裕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大,中国富裕群体的数量都已经超过欧洲的总和。同时,中国现在出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介于普通群体和富裕群体之间叫变态群体。变态就是他改变状态,网红经济网红经济有很多的创新思路,和我们很多想法不一致。长沙有一个喝茶的地方叫茶颜悦色,这个茶颜悦其实就是喝个奶茶,奶茶也不一定就那么好喝,被网红盯上了以后现在还产生了一个代喝茶。代喝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说今天你们谁到长沙去了,我自己不在长沙,我去互联网上给你买一杯这个茶,你就替我喝,就替我打个卡。会呈现这样一个变态的群体,而且这个群体数量是相当庞大的,这个群体它还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并不是他自己有这个消费能力,他父母有这个能力,这些人他可以用他父母的钱去消费他的消费额还是蛮大的。

 

img10

 

与时俱进现在进入国货时代,这是我们必须要去重视的,而且这个变化还很有意思。像我们50多岁这个年龄,经历过一个物质贫乏的阶段。过去因为中国的整个制造业不行,国产的质量不行,过去买个自行车可能都要买个进口的自行车,买电视机要买进口的,买电冰箱要买进口的,为什么呢?因为进口的好啊,所以就使得我们这一代人反而对进口的,有一种依赖的心,总认为进口的一定比国产的好,其中也不乏有这种崇洋媚外的心态。但是现在不一样,这些年我们都会发现,当我们去国外去买进口的东西,我们在查看他的标签的时候发现,都是madeinChina,最终是中国制造。虽然这个品牌可能是国外的,但事实上从原材料到制作到设计,可能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批人,恰恰是2000年后出生的这些小孩子,包括95后,他们现在反而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性很小。觉得这个东西我看着舒服,我能够买得起,就会买。不在意是进口的还是国产,而且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反而更倾向于购买国产,购买意愿趋向于大国货时代,也就是国货自信。

 

这种国货自信包含了品质自信和文化自信。一方面相信国产的产品品质,现在国产的产品品质的确很好,我现在用的手机防抖支架就是国产的100来块钱,看着这个东西我就觉得质量太好了,做工非常精细,这和过去是完全两回事。第二个是文化自信。过去我们总认为手上拿的一个东西是国产的,好像是很丢面子的,现在反而是用进口产品的人,还得小心翼翼的。很多人都说我用的就是国产的,手机我用的就是华为的。如果有人用苹果的话我可能会说,你现在还在用苹果呢,我们都用华为了,当然这其中也包含有别的成分。社会进入国货时代,带来很多变化。

 

img11

 

第三个叫厨房革命和权革命。厨房是和我们大农业密切相关的,大农业很多东西都会在厨房里出现,所以就出现厨房革命。谁来掌管厨房这叫权革命。这是很有意思的,这也是我很多企业家在一起探讨的。我说你们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十几年前我就预言过,洋快餐在中国一定会走下坡路。没有办法这是大势所趋,因为中国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他就要开始去追求食品的风味和其他的种选择。改革开放我们都觉得这个麦当劳、肯德基不错,又挺好吃的,小孩都喜欢。但现在却发生了变化,变化在哪里呢?虽然现在的厨房,都在进行智能化升级,但是我们却发现另外一个现象,厨房里面有可能用洗碗机、用烤炉等等。但是现在很多住了别墅特别是乡村别墅以后,家里面反而还出现一个土灶、大锅灶、柴火灶外面去吃饭的时候都要吃土灶制作出来的食品,这就叫土洋结合。一方面智能升级,另一方面在厨房里面进行土洋结合,这是中国很有特色的情况。中国人喜欢柴火灶,有的地方就打出来概念叫柴火灶,柴火灶就烧柴火的。

 

另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管不了我们的儿子吃什么,但是我们一定能管我们的孙子吃什么。过去的年轻人喜欢并习惯一些洋快餐等等,现在他的家庭里面厨房的这个权掌握者要么是爷爷奶奶,要么就是外婆这是普遍现象。这些人恰恰都是我们这个年龄层次像我们这个年龄层次的,如果我们有孙子,我们不可能让他去吃什么洋快餐,我们一定会把自己认为最健康的,营养的这些菜,还要亲自给自己的孙子孙女。我们这一代人差不多50岁或者45岁开始就掌管厨房,而我们这一代人寿命又长,就像过去骂人说老不死,估计可能八九十岁都不死,只要不死只要能动那厨房的权一定得在自己手上。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掌管厨房的时间一般都在30年。30年代表什么?30年代表要改变至少一代人的味蕾。从他一出生的时候就改变他的味蕾,把他的味蕾改变了之后,他长大了对这个食品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性,他是改变不了的。所以这样一来中国人在未来对于食品的选择上,一定倾向于健康营养,包含着自己的爱,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这种趋势一定会带来整个农业农产品的一个改变,这是我们必须要去重视的。

 

img12

 

我们再来看营养食品的要素排列。这是很有意思的,营养食品按道理来讲,营养应该排在第一位。现在不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在选择营养食品恰恰把营养排在最后一位,而把风味排在第一位,情怀第二位,安全第三位,营养排到最后。有人跟我们说:赵老师你们搞这个研究的,你能不能研究出一种鸡,种猪,这个猪肉、鸡肉好吃,但是就是吃了不长肉。这就是当下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接下来会影响我们整个产业的一个大变化,这个是营养食品的要素。

 

img13

 

同样对于休闲食品的要素排列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休闲食品把新奇放在第一位,所以现在不是在于食品本身了,休闲食品已经根本都不像食品了,反而像玩具,它要的是新奇,要的是有趣,要的是方便,要的是愉悦。就像那个瓜子,现在那个瓜子卖的那么好,小袋的坚果卖的那么好。为什么呢?实际上这些人并不是他需要吃,他反而把它当成一种玩具一样,这是休闲食品。恰恰食品集团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在跟他们高管一起交流的时候,都在思考这些问题:未来的休闲食品到底向什么方向发展?到底要给予他什么样的元素?到底要对他进行什么样的创新?到底对于整个的消费端要产生什么样的业绩?这是我们现在要去思考的,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企业要去思考的,这是消费变了。

 

3.       模式变了

 

img14

 

现在我们模式也变了。模式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呢?我们首先探讨一下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过去我们可能有一些模糊的概念,总是把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当成是一回事,在这之前我也有过一些怀疑有过一些反思。很多地方政府开口闭口动不动就是搞现代农业,搞设施农业,搞观光农业。特别是搞这个设施农业,让一块地要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产量越高越好,所以出现了整个楼房完全是自动化的农业。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好像不太对吧,我说对于中国来讲,我们要解决一个围绕农民三农问题,三农它是包含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农业从某种程度上他是消灭农民,当时我们有些怀疑。

 

img1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出来了。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标注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区别,而且明确的表明,对于中国来讲,最终需要的是农业现代化,而现代农业是服务于农业现代化的。现代农业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经济效益目标。但是农业现代化它需要实现五个目标,而经济目标只是其中之一。农业现代化它不仅要解决经济问题,他还要解决社会问题,还要解决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文化问题,生态问题。这个文化就包含了农耕文化,生态就包含了我们现在整个大的生态环境生态循环包含了五个要素。如果仅仅从现代农业的角度来考虑,可能就把我们的这种农耕文化丢掉了,可能就不能更好的去促进这样一个生态循环,他关注更多的经济效率。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白了,现在我们真正需要农业现代化。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现在已经实现了三个,我们有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还没有实现。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推出这么多的和三农相关的政策,我相信他是密切相关的。

 

img16

 

农业现代化包含哪些内容?今年中央1号文件也是给出了一种明确的指导,叫三体。农业现代化农业是本体,农民是主体,农村是载体,这三者的意义是非常大的。所以现在搞现代农业不能脱离农业,它仍然是农业,不能消灭农民,必须为农民提供就业,为农民提供效益,为农民服务。同时必须保持农村存在和发展,不是消灭农村。因为农村是载体,不能把载体消灭了,那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本体,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意图。

 

怎么样才能做到这几点?我们就要向更进一步的推进就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业,叫种养加商,要向这个方向去发展。因为过去种植业是种植业,养殖业是养殖业,加工业是加工业,商业是商业,他四者之间割裂。未来我们相信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业必须融合,是一体化。

 

img17

 

我们讲逆向思维根本是什么呢?种养加商它是个链条,这个链条要从末端开始,从消费端开始,从商业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整个农产品实现价值,包括能够实现它的附加值。中国经过了这些年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种植业在农产品数量上有一个很大的释放,但只是数量在释放,在效益上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效益上为什么没有释放出来呢?因为现在有很多产品没有卖出合理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附加值。我们现在就如何把农产品的附加值体现出来,就需要策划与营销。这是第一个逆向思维

 

img18

 

第二就是终端一定要从平台开始。过去我们叫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他有优势,也有劣势。他的优势是在于小农虽然小,但特点:第一,农民自己种一点东西,自己养一点东西。有三大优势,第一个优势就是他的责任心比较高因为他种的养的是自己的。第二个优势就是他的劳动时间是属于他自己的。第三个是劳动力是属于他自己的。就是说农民自己去种植去养殖的时候,他可以一天24小时工作,在任何时候,他的心都会在他的产品上。这是小农经济独特的优势。

 

劣势是什么?劣势就在于他们的能力和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简单粗暴地把这个小农消灭掉,而是要去帮助他。怎么样才能够把小农的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来补它的短板。它缺资源我们就资源整合,他缺能力我们就分工协作,这就是我们要去做的事情,所以国家大力推进合作社发展

 

img19

 

现代农业合作社我把它归结为八个字:资源整合、分工协作。我们国家有很多合作社,并没有把这八个字做好。并不是说合作社本身有问题,只不过是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有问题。辅音国际和北京农合天下两家公司联合,从2015年开始在全行业推进这个合作社,是基于这个原因。现在我们有大力推进的4,000多家合作社,在做资源整合和分工协作,我们做的事是卓有成效的。建设平台连接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农村要想发展,他必须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的整合起来,否则想做乡村振兴不太可能,它受很多的制约。

 

img20

 

过去在农业领域有很大的浪费,浪费在哪呢?浪费在于:第一,种植业大量使用化肥而不用农家肥。第二,养殖业产生的粪便本来是最好的农家肥,但是现在因为种植业不用,反而把它当成污染来排放,排到河里面,排到地里面,然后排到地下水里面,造成了高度污染。按正常讲养殖业畜禽粪便和秸秆粉碎发酵之后就是最好的有机肥。这一点在过去来讲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且是双重浪费,对中国土壤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性。现在我们就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要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真正的有机结合起来,来根本上解决生态循环的问题。

 

img21

 

讲合作经济就是种养结合一体化,不代表种植业养殖业就一定要搞家庭农场,同样可以搞大型种植,同样可以搞大规模的养殖,但是我们必须同时发展家庭农场,种植业的家庭农场养殖业的家庭农场和种养一体化的家庭农场,最后形成种养结合的合作社,通过种养结合的合作社,来扶持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家庭农场,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是赋予合作经济的一项使命,是接下来合作社需要去做的事,这是合作经济的核心

 

img22

 

我们再来关注农产品品牌。无论是加工业还是商业,从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商业,为什么在这些年不受人待见,特别是不被投资商关注,不被资本关注,为什么?因为缺一个东西,就缺了品牌。

 

img23

 

所以我们讲特色产业的龙头,必须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是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平台。第二个是特色农副产品的保障体系。第三个是特色农副产品的品牌传播。目前现状是缺平台、缺体系、缺品牌。那么这三者之应该怎么去操作?现在整个行业都在筹划平台,包括阿里巴巴也好,京东也好,包括华我们现在也在合作做一些农副产品的销售,以及农副产品的一些保障体系。

 

img24

 

和北京农合合作的寻农在线以及康敏泰克,就在相关平台,希望实现一个纽带作用,特别是在品牌这一块,不仅农产品品牌化,还包括家庭农庄品牌化。为什么会把家庭农庄品牌化看非常重要?我们可能都去过农家乐,其实农家乐事实上是一种比较粗泛的家庭农庄,现在我们在策划推进如何把农家乐升级为家庭农庄,让家庭农庄成为一个消费主体,让家庭农场成为一个生产主体。我们在构想家庭农场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所养殖出来的畜禽动物,包括水产品等等,以及种植出来的果蔬菜茶叶等,可以有一部分作为家庭农庄的食材,直接输送到家庭农庄。然后家庭农庄的食材直接来自于家庭农场,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换句话说,我们到家庭农庄去,就可以吃到让我们放心的蔬菜瓜果,包括这些畜禽动物产品。家庭农场可能就在家庭农庄的旁边,我们还可以去看,在看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的核心应该是乡村,而不是旅游。也就是说只要把这个乡村打造好了之后,大家愿意来看,自然就形成了旅游。但是现在的很多政府规划恰恰不是这样,把乡村旅游的核心放到旅游去了,就是刻意打造旅游,反而忽略了它的灵魂,因为他的灵魂应该是乡村。这是我们应该去探讨思考的。我们现在也在推动,包括我们还做了一个种养加商的一个实验,在湖北麻城,把这四者之间融合的非常好

 

img25

 

特色农产品其实有一个命门,这个命门就是大品类小品牌。如果这一点不把它破掉,特色农产品一定很难有一个大的发展。比如说臭鳜鱼,臭鳜鱼它根本就不是品牌,他是品类。包括茶叶比如说像中国有十大名茶,其实中国这十大名茶都属于品类,它不属于品牌。黄山毛峰它是品类,它不是品牌。所有的企业都可以生产黄山毛峰,都可以说我这个茶叶就是黄山毛峰。这样就必然失去品牌价值,因为当别人买这个黄山毛峰的时候,还要去鉴别鉴定,问题是很多消费者根本不具备鉴别能力和鉴定能力。这个时候他就有可能去格相对比较适中的,甚至价格比较低。这是目前农产品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所以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四川有一个茶叶叫竹叶青,竹叶青这个茶叶过去是品类,但是有一个茶叶厂,就是现在竹叶青公司,他就把这个品类买断了,从品类变成品牌。竹叶青自从被这个茶叶厂买断以后,竹叶青的销量现在好像是翻了三倍还是四倍。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公司只会为自己所拥有的品牌去做宣传,去投入,绝对不会为一个品类去宣传。如果为一个品类去宣传,那只能是政府愿意干的事情,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愿意为一个品类去做更多的宣传,这是当前所存在的弊端所以农产品品牌建设空间非常大,任务也非常艰巨,也非常迫切,这是特色农产品的一个命门。

 

4.       要素变了

 

img26

 

要素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四个变化:要素消费重于生产。过去很多企业可能更多的都是在生产上去研究,但是现在反而变了。现在我认为生产已经不是瓶颈了,现在的瓶颈恰恰是在消费,恰恰是在营销,恰恰是在品牌,恰恰是在渠道。这是第一个要素的变化。

 

img27

 

第二个要素的变化是质量重于产量,现在对于农产品来讲,我们会发现产量从来就不是问题。只要什么东西能卖得上价,产量立即上升。从这个猪肉就可以看得出来,非洲猪瘟对中国的生猪打击这么大,中国居然在一年之内把它恢复。这是让全世界都无法想象的,别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以色列等等这些国家,发生非洲猪瘟,恢复它的产量几乎都用了十年时间。只有中国,用了一年时间现在中国的生猪价格直线下降所以在中国产量从来就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质量的追溯。如何追求品质?如何追求品牌?这是第二个要素。

 

img28

 

第三个我们叫利润重于投资。中国现在有钱的人太多了,有钱的企业太多了,去年因为猪价高,多少资本忽然间冒出来,都到我们这个行业来养猪了,而且居然还有26层楼的猪舍都出来了。当然他这个猪舍好像还没有建好,猪价就下去了。现在我们经常和他们开玩笑,我说接下来你这个26层楼到底是准备住猪呢?还是住人呢?你要是养猪吧,按照现在这个价格那就明显的往火坑里面跳,一定是亏损的,但是你要不养猪吧,那你这个26层楼这么高的楼放在这里那也是钱啊。很多人都说农业缺投资,其实我认为农业不缺投资,只缺持续利润的吸引。如果某一类农产品,它有一个持续的利润的吸引的话,钱马上就会来。这是第三个要素。

 

img29

 

第四个要素叫品牌重于价格。刚才前面讲的,中国分两个阶层:一个是普通阶层,一个富裕阶层。中国富裕阶层的团体越来越大,所以不缺选择高价格的人,只缺品牌信任。经常人家会跟我说,现在这个农产品其实想吃一点好的,价格高,我们消费得起,但是就不知道哪个是好的,不知道去哪买。所以现在有一句话叫有钱都不敢任性,就是有钱都不敢乱买。

 

img30

 

有人跟我说:赵老师你看像这样的鸡,三百块钱一个我也会买,但是这个鸡哪里有啊?我说我也不知道哪里有,因为他今天有明天可能就没有了,或者今天有的是这个鸡,明天可能就会从别的地方买鸡来冒充这个鸡,所以这才是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企业没有品牌概念,没有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是现在制约农产品发展的一个关键的要素,这是要素的四个变化。

 

五、角色变了

 

img31

 

角色变了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整个大农业的业者的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都知道民族复兴必先乡村振兴。这一句话我是在五年前就提出来过,我也一直在思考家是农村的,每年都会回家几次,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农村怎么办?我的一个同学是政府官员,我他谈一个问题:一方面中国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另外一方面中国现在至少有1亿亩到2亿亩的优质耕地是荒芜的,根本没有人耕种,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你不能逼着人家去种,我们老家过去认为最好的土地,现在全是荒芜的,根本没有人种,为什么不种呢?很简单,谁种谁亏,谁种谁傻。我们老家有句话就是叫越傻越种,越种越傻,越亏越种,越种越亏。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就是因为中国80%区域的土地是不适合耕种普通农作物的,它必须耕种经济作物,而只要耕种经济作物就必须要和种养结合起来。所以讲民族复兴必先乡村振兴

 

img32

 

乡村振兴到底怎么去做?指望谁来做呢?指望城里面的人谁来做吗?我说不太现实,城里人有资金,有资本,有资源,有能力,没情怀。指望现在留守在农村的这些人来做吗?也不行,他们是有情怀,没能力,没资源,怎么办?所以乡村振兴当下最紧急最缺的是人才。

 

img33

 

乡村振兴急需人才,人才从哪里来?我曾戏说这个好像是个死循环。为什么是死循环呢?乡村有产业才有人才,问题是,没有人才没有产业,没有产业没有人才,看上去像一个死循环。这个死循环这个结怎么来解?政府其实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也想了很多办法。第一个,吸引人才回归。让村子里面的考出去的这些人,包括在外面打工的这些人,怎么让他们回来;第二是从外面引进人才;第三个现在很多地方农业技术推广学校,大量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做人才培养;第四个是人才嫁接。最终我们发现真正效果好的是第四种方式。我们应该把多数人才培养基金,输出给区域农业龙头企业,鼓励他们为自己培养人才。因为农业龙头企业所培养的人才,恰恰正是我们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假如一个大学生你让他到一个农业龙头企业去工作,然后外派到农村去,他愿意去如果你让他直接去农村去工作,他不会去。所以现阶段我们就需要利用人们的这样一个心理,把这个结解。我很多企业也在探讨,如何把这些人招回到企业里面来,然后再把他们输送到农村去,这样可能会更好。

 

img34

 

乡村振兴如何吸引人才?我认为这要靠三把利剑:第一个要有事业平台;第二个要有好的商业模式;第三个要有金融投资。这三者怎么来操作呢?在农村最容易操作的事业平台第一个是合作社,合作联社,合作总社;第二个是家庭农场;第三个是家庭农庄。家庭农场和家庭农庄又怎么来有效的对接?需要打造一个这样的事业平台。我相信有了合作社,有了合作联社,或者合作总社,包括说家庭农场,家庭农庄,就会需要很多的合作社的理事长,很多合作联社的理事长,家庭农场主。这样一个平台就会吸引到一部分人来建设美丽的乡村;第二要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在现阶段,我们认为就是龙头企业农特产品农耕文化,共同构成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金融投资这块,现在有商业资本,还有社会资本,有乡村振兴相关的资金。三把利剑之间的配合是现阶段我们可以看得到的事业平台加商业模式加金融投资,可以实际操作

 

img35

 

未来农业的发展机会其实是非常大主要体现在哪几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第一个是农特产品的需求,就是整个社会对于农业特色产品的需求力,一定是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广泛;第二个是田园生活向往。现在很多人,特别是我们这个年龄层次的,就相当于我刚才讲的1953年到1972年增加了2.89亿,这些人现在马上就要退休了,有的可能正准备退休了,有的再过十年也差不多退休了,这些人对田园生活有一种天然向往。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会,我们这个年龄层次的,恰恰是哪一类呢?第一有,第二有钱,第三有这种需求。爆发出来之后这一田园生活向往力,会构成很大的商业机会;第三个是农耕文明的创造力。现在从国家的层面,从政府的层面,中央台,就可以看得出来,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包括像网红李子柒。李子我是非常认可的,李子是相当不简单,有的时候我都想学他。在李子身上就散发出农耕文明,体现的就是农耕文明的无限创造力,在做一个文明的传播者。

 

三个力叫需求力、向往力和创造力,构成未来农业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同时大农业功能它要融合。过去我们讲的农牧,农是种植业,牧是养殖业,农资指的是化肥、农药、种子、农业机械,农产品就包含了现在这些畜禽产品,包含了瓜果蔬菜茶叶等等这一系列。事实上过去这三者之间是割裂开的,就是种植业不管养殖业,养殖业不管种植业,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似乎是不相关的,只要为了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还有除草剂至于农产品是个什么品质是没有人关心的

 

img36

 

所以整个社会对农产品是充满怀疑和犹豫的,这是过去接下来我们必然要进入到一个大农业功能融合新时代就是农牧、农资、农产品一定要融为一体,现在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发展的一个最好的平台是什么呢?又是合作社,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坚定的去发展合作社,和这个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看到未来的趋势,怎么都离不开合作经济,离不开合作社。

 

img37

 

时代在变,传统农业要进行一模式分化。过去我们讲传统农业,事实上现在已经进行了分化,怎么分化?分为四第一个叫大型规模集约化生产工业化农业。现代农业广泛使用物联网自动化机械化,表面上仍然还是农业,事实上属于工业了,属于工业的范畴,已经进入流水线操作了;第二类属于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内的特色性农业。这也是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主业;第三个是属于家庭农庄庭院经济类消费型农业,特别适合特色消费第四个是农耕体验吃苦怀旧类的服务型农业,好多地方都规划了一块地,把它分成小小的豆腐块,这个豆腐块可以去领养、领种。比如说一分地是我家的,然后我在那边插一块牌子就成了我的农场,例如叫赵明农场。我可能只有周六周日过来看一看,其他的时间仍然由别人理,周六周日我一定会去的,我也去除除草,也去摘一摘瓜果,这就叫农耕体验吃苦怀旧。现在很多地方还把这个发展成会员卡,作为这个会员,帮你家里面养几只蛋鸡,周六周日你还可以过来捡鸡蛋,捡的鸡蛋就归你,回去你自己吃,吃不掉的你还可以送给你的亲朋好友,可以告诉别人这都是我们家自己的鸡下的蛋。这个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做了

 

img38

 

乡村振兴的基石一定离不开特色、消费和服务。你会发现真正乡村振兴将来所要做的,反而与产品本身的关联度并不是很大,而是与特色消费服务的关联度更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农特产品价值和附加值显现出来,才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良性循环是什么呢?我种养的产品我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益,获得更高的效益我就更愿意去种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而且还更愿意把自己的产品种的更好,养的更好。对产品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品牌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价格就出来了,利润就出来了真正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反而对产品给与真正的保障,一旦有了这个保障之后,消费者就很放心的去购买这个产品,愿意为这样的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我相信这一天应该会很快到来。

 

img39

 

我们这个群里面有很多专家,建议我们一起来思考,因为有些问题我也没想清楚。第一个:谁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刚才前面也讲了,指望城里人好像不合适,指望农村里面留守的人也不合适,那指望谁呢?总得有人去做吧?第二个:谁是我们未来的消费主体?我们未来的消费主体到底是哪些?是90后?80后?70后?还是两千后?换句话说两千年以后出生的这些小年轻人他未来到底是不是我们整个特色农业的消费主体?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把他们的味蕾真正的彻底的改变。第三个:现在的农耕文化将如何影响消费平衡?中央台推出的一些节目,包括舌尖上的中国,包括李子也好等等,其实对我们的消费偏好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文化还会喷发,对于我们未来的消费偏好还会产生哪些影响?还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农产品发展方向。第四个:场景与虚拟。场景就是我们到现场去看的,虚拟的就是现在很多网红。打开互联网现在到处都是在卖水果,卖这个,卖个,这种场景与虚拟将如何划分市场?而且这种场景与虚拟不仅仅是瓜分我们的农特产品的市场,包括我们所有消费品的市场。我经常问一些人:未来你们还会去逛街吗?未来你们会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逛街呢?这些年因为互联网经济让很多人都宅在家了,这种宅还会宅多少年?中国人会不会忽然有一天都开始宅了?都开始要走出去逛街,中国人特别是女性过去逛街就是他们的一项娱乐活动,现在整个社会把这个娱乐活动进行了掠夺,最终还会不会回来呢?

 

过去我们看到一幅清明上河图。我经常跟人聊天时说:作为人类,我们的生活就应该像清明上河图上面的人那样,而不是像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家里面,通过互联网搞掂一切,我觉得就不是人了,我们就成了动物,就成了互联网养殖的宠物,这还是人吗?这也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大家也可以去思考一下,我觉得这很有意义,也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去思考。

 

img40

 

同时我也在想未来乡村振兴会不会有这样一个人群出来,这个人群是什么呢?我把他暂且定义为新小镇青年,我对小镇的发展是比较看好的。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小镇,应该让小镇成为链接农村与城市的一个节点,会有一批年轻人,他既脱离于大城市,又脱离于乡村,而把自己沉淀在小镇,这些小镇青年依托于大城市而服务于我们的乡村。小镇青年他具备什么特质呢?我给他写了八句话。第一个:崇尚弹性时空。不愿意朝九晚,就希望自己哪怕开个店搞个什么东西,想什么时间上班就上班,到店里面去看看。然后是连接舒爽链圈,参与某个链或者几个圈子和这些圈子里面的人在一起生活、工作、交往或者交易。然后是平衡忠业孝家,就是一方面能做一点自己的事情,一方面又能顾得上家,能够和自己的老婆在一起,能够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还能够和自己的父母长辈在一起。然后是追求小城大园,不再痴迷大城市,反而愿意到一个小城市去,可以让自己的房子大一点,可以住的舒适一点,这个城市虽然小,但他拥有的空间反而大。第五个是就坚守知足常乐,不一定要大富大贵,一年可能赚个10万块钱20万块钱他就觉得挺好的,生活在这样一个镇上他就觉得很开心、很快乐。然后是有业,有一点事干;有爱,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有闲,上班之余他可以有自己的一些爱好。消费重在感觉,不一定要追求很贵的东西,很好的东西,感觉这个东西需要我就买,便宜也好,贵也好,差不多我就买随缘不分贵贱。

是我自己在想的,会不会忽然有一天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会冒出来。这个群体反而他就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们一起期待。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刚才我给大家留了一个思考和一个猜测,想从大家这里得到一个验证。谢谢各位!